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1-07-13
浏览量: 209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时间:2016-12-26 00:00:00


国中医药办发〔2016〕3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局直属(管)各单位、局机关各部门:
      为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中医药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增强中医药行业文化自信,发挥中医药文化对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推动中医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局制定了《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6年12月19日
 
  
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也是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提升中医药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发挥中医药文化对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推动中医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等,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当今世界,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在树立国家形象、增进国与国之间深层次理解与认同的作用日益突出。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对于推进中国特色健康文化建设,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文化素养,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五”期间,中医药文化建设与事业发展一道步入了快车道。深入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推动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中医药科普率达到84.02%,打造了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品牌。中医药文化传播内容不断丰富,发布《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等中医药科普知识标准文本,编辑制作图书、音像、影视、动漫等中医药文化科普作品1500余种。中医药文化传播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传播途径更加丰富,建有50个国家级、270余个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收藏展出中医药文物和中医药实物10万余件。开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方科普微信“中国中医”。积极利用广播、电视、图书及移动互联网等多种大众媒体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的传播,中医药文化推广呈现井喷式增长。中医药文化传播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广覆盖、多层次的专家队伍。
      “十三五”时期,中医药文化建设面临难得的机遇,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的文化繁荣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明确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体系,推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中医药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健康中国建设,迫切需要推动中国特色健康文化的建设,培育健康生活方式,必将进一步激发和释放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需求,为中医药文化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群众基础。新媒体快速发展,新旧媒体融合发展,不仅丰富了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平台和途径,也为增强中医药文化体验感提供了技术支撑。“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使代表中华文化软实力的中医药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医药文化建设与事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中医药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与现代理念相结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足;中医药文化公共设施建设相对迟缓,中医药文化产品还不够丰富、质量亟需提高;中医药文化传播手段还不够丰富,人才队伍明显不足、能力有待提高,内容还需进一步规范,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获得感。
      当前中医药文化建设处于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必须准确把握发展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深刻变化,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增强动力,推动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和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中国特色健康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健康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大众。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让中医药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社会。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全局。发挥文化对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引领作用,促进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继承创新、科学发展。遵循中医药学自身发展规律,突出原创性、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快中医药文化发展步伐。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结合实际,有效利用区域文化资源,发挥特色优势,充分体现各地区各领域文化特点。
      ——坚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统筹中医药文化事业与产业发展,促进中医药文化的创新与转化,推动中医药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丰富和发展。
      (三)总体目标
      到“十三五”末,在全社会形成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优秀文化代表的普遍共识,传承与弘扬中医药文化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中医药行业文化建设基础更为坚实,行业文化自信明显增强;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得到广泛、有序传播,并形成对公众健康生活方式的普遍指导;中医药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中医药文化创新成果显著增多。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率明显提高,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较“十三五”初期提升10%。
      三、重点任务
      (一)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
      1.深化中医药文化研究阐释。深入研究中医药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梳理凝练中医药文化体系框架和基本内容,阐释中医药文化的价值理念、鲜明特色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2.构建中医药核心价值体系。丰富中医药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坚持以中医药核心价值观引领典籍整理、学术研究、文化活动、健康文化教育、礼仪规范等。
      3.梳理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内涵。
      加强中医药健康养生理念和方法研究,梳理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理论框架、实践体系、内涵外延及传播路径和模式。


专栏1
01中医药健康文化内涵研究。
总结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与理解,研究提出中医药健康文化内涵。组织开展《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中医药健康教育基本内容》修订及释义本编写工作,广泛传播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念。
02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
开展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转化、传播、创新方面的现状调查,总结经验,融合现代健康理念,提出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路径和举措。


      (二)构建中医药文化传承体系
      1.系统梳理中医药文化资源。推动濒危中医药文物抢救保护,分类廓清中医药文化资源状况,建立中医药文化资源数据库。建立中医药文化资源抢救性和预防性保护并重的保护措施,依托中华文化传承工程,推动中医药文化数字化保存。
      2.推动中医药机构文化建设。加强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等机构文化建设,促进形成行业及社会共识的中医药文化标识,把中医药文化建设与临床实践、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品研发、基础建设等业务工作结合,提升中医药工作者的文化底蕴,弘扬大医精诚的职业道德。
      3.加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濒危的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中医药代表性传承人实施抢救性保护,对具有一定市场前景的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施生产性保护,对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实施整体性保护。
      4.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研究设计适宜的中医药文化教学内容,建立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衔接的教学方法,开展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普及,提升青少年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发挥学生校园教育在家庭中的积极影响。
 
 


专栏2
01中医药文化资源数字化项目
依托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强对中医药文化资源的管理、研究与利用,建设“中医药文化素材库”,实现中医药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存。
02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项目
在全国二级以上中医医院选择300家,从核心价值、行为规范、环境形象三个体系开展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提升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核心竞争力。
03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推动20-30个中医药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积极推动1-2个中医药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或“世界记忆名录”。


      (三)打造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
      1.夯实中医药文化传播基础设施。研究设计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宣传展示内容,依托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制作中医药健康知识展板、阅报栏、宣传墙、漫画,向城乡居民宣传普及中医药健康文化。
      2.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活动。推进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进基层,使百姓掌握基本的中医药知识和简便易行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提高自我保健和防病调养的能力,养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生活方式,提升民众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
      3.丰富中医药文化传播手段。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建设中医药健康文化网站、栏目或频道,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开通中医药健康文化微信、微博,运用手机等移动终端新技术,打造中医药文化传播新媒体。
      4.加强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加强与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和海外知名文化传播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体系,丰富中医药海外传播内容,提高中医药文化国际影响力。


专栏3
01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建设项目
在乡镇、社区等基层单位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国医堂)建设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通过中医药健康知识展板、宣传墙、漫画等的形式,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
02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
联合相关部委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组织义诊咨询、知识大赛、科普巡讲等中医药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全国每年组织不少于300场。
03中医药文化传播新媒体建设项目
建设覆盖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终端、平面媒体等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推动各省建设1种以上的官方中医药文化传播客户端。
04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工程
制定中医药名词术语翻译标准,编制一批高质量的中医药文化宣传外文读本、多语种教材和音像材料。联合有关部门,支持在海外建设一批中医药中心,推动中医药文化。


 
      (四)推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转化创新
      1.中医药文化作品创作推广。组织创作一批富有艺术魅力、体现价值追求的中医药文化精品,制作推出一批科学准确、通俗易懂、贴近生活中医药科普作品,将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内涵转化为便于民众理解、掌握和应用的中医养生方法。
      2.建设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转化传播平台。进一步提升丰富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内涵,遴选推出一批集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展示、体验、传播于一身的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体验基地,打造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转化传播平台。
      3.推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跨界融合创新。积极探索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与旅游、养老、保健、休闲、娱乐、互联网等融合,推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内涵与表现形式的发展和创新,推动其融入现代生活。


专栏4
01中医药健康文化精品项目
创作并推出2-3部全面展现中医药文化内涵的大型精品纪录片,3-5部体现中医药文化元素的动漫影视优秀作品,1部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医药形象宣传片。
02建设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体验场馆。
遴选推出融健康养生知识、养生保健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体验场馆。建设70个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遴选30个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转化传播示范基地。推动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和省级中医药博物馆建设。


 
      (五)完善中医药文化建设机制
      1.建立健全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监测机制。开展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形成常规性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普及率及健康文化素养监测制度。
      2.建立健全中医药文化传播人才培养机制。造就一批中医药文化传播高层次领军人才,培育一批中医药文化传播专门人才,培养一批中医药文化传播管理人员,建立一支适应中医药文化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
      3.建立健全中医药文化传播激励和约束机制。探索建立中医药文化传播人才激励机制,促进中医药从业人员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普及。规范中医药健康文化的传播,引导公众正确认识中医药。遵循传播规律,不断提升中医药文化传播工作水平。


专栏5
01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项目。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按照城乡分层原则随机抽取336个调查点,完成入户调查。掌握全国乡村、社区、家庭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情况基础信息和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为中医药健康文化的推广提供数据支撑。
02中医药文化人才培养项目
遴选造就中医药文化传播高层次领军人才30名,培育中医药文化传播人才2000名,建立起一支符合中医药文化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
03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规范研究
研究建立中医药健康文化与养生知识传播标准,遏制不正确、不规范中医药健康信息在社会上的扩散,提高公众中医药信息选择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提高认识
      从中医药发展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加强宏观指导,加强组织领导。
      (二)统筹协调,多方协作
      形成推动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专家把关、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跨部门联合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三)加大投入,保障经费
      加大政府和社会投入,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为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各有关单位和地方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根据规划任务,按照国家预算管理的规定和现行资金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所需经费。鼓励社会捐赠,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广辟资金投入渠道。
      (四)及时总结,系统评估
      将落实中医药文化建设规划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成果及时总结宣传,使中医药更好地惠及民生。各省(区、市)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定期报告中医药文化建设规划落实情况。


弘扬和发展中医药文化要回归人民

没有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