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非遗传承人——李爱军

发布时间: 2024-03-22
浏览量: 1135

b84e85cce852cb9156f385adeb4e1f9.jpg

李爱军,祖籍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人。 国家重点非遗传承人,中华传统礼规学传承人,2021建党百年全国首批武强年画传承人。正定县德宝轩书画艺苑创始人,河北省礼规文化发展中心、河北省民俗文化研究基地发起人。

  荣膺: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非遗保护协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首师大管理学院客座教授,元培工匠《礼规文化》战略研究员,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萨尔瓦多共和国驻华大使馆中华文化顾问,新时代丝路文明传播大使。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副秘书长;河北省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 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非遗传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石家庄信息工程学院传媒艺术系兼职教师,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美育大讲堂主讲人。

文化与传统:非遗保护与民风民俗的新时代演变  作者:德弘

内容摘要:一画开天 众妙之门 文/德弘

1709538544200892.jpg

(一)非遗传承保护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屹立五千年不倒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撑。文而化之,化而文之,文物化成;文脉与文象是天地人伦的交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根据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参见: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A.口头传说和表述; B.表演艺术; 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好中国品格,维护好中国形象的同时,使传承生活化,生活经典化;独特的中国和文化元素蕴含的中庸之道塑造出朴实的民族生命价值观、天地自然宇宙整体观,形成好家风、好民风、大国风引领世界文明新风尚;创造出中国文化繁荣昌盛的活化局面服务千家万户,使十三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中华先进文化的主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 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事有本末,物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随着国家非遗法的正式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纲要的出台,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高屋建瓴的引导,中国文化传承事业必将龙腾盛世,大有可为。

21 世纪人类的发展不约而同开始聚焦东方、聚焦中国,探寻它古老而朝气蓬勃的原动力——正能量、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高瞻远瞩的眼界所赋予的科学发展顶层设计能力……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孝为诸德之本”;“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中国民间木版年画的历史价值

 

在识字率不高的年代,年画“被称为挂在墙上的电视”;因承载了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造纸术以及装裱材料大量使用的丝绸绫绢等,更具中国文化元素。

历史上全国各地年画产地众多,歌谣为证:“南桃北柳论画庄,农家年画数武强”。武强年画起源宋元,盛于明清,发展到高峰时几乎家家点染,户户丹青,年销售达到一亿对开张。任历史朝代更迭,即使在岁月急剧动荡的年代不仅没销声匿迹,反而激流勇进,刻画了很多反映当代历史独特画面的“新闻式”题材作品。比如反映禁烟运动的《捉拿罂徐花》、训练新军的《河间府演大操》、清末女子参军的《女子演对图》、《日德两军大战青岛》等;抗战时期延安鲁艺的江丰、彦涵、古元、罗工柳等一大批美术工作者来到华北,和武强年画艺人合作,创作了大量反映军民抗战的优秀作品,《抗战民兵》、《豆选》、“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送儿打东洋”等,有力地鼓舞了抗战士气。从建国后到现在,一直没有停止年画的创作,且佳作频出,显示出其顽强的生命力。

1709539051459452.jpg

年画自汉唐诞生起,就一直遵循独特的“成教化,助人伦;指鉴贤愚,发明创造”、“明劝戒,助升沉,千古寂寥披图可鉴”的设计创作原则,以及严谨的“尊重原创、不走样、不走形、不走神”刻版制作要领,使刻画的每一幅作品形象鲜活地记录、保存、延续了民族千年传世美德而具有了极特殊的历史价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巩特先生参观武强年画展览后惊奇地称之为“东方圣经图解”;国内非遗民俗、文化艺术界称之为“农耕社会缩影”、“民间美术敦煌”;“民间的事情民间办”,庶民百姓鉴于她神奇的文化传承功效更是赋予其“无字真经”、“无字天书”、“封神榜”,“照镜子正衣冠灵魂深处闹革命”等美誉。

武强年画以它“广博的知识性、强烈的民俗性”、“深邃的思想性”、“俗中有雅的艺术性”形成了自己的美学风格和特色。

1709539052152084.jpg

民俗曾被称为没有理论之文化,人们在世世代代的传递中感性地接受传承着,这些没读过书、不识字的老百姓们朴素地美化着自己的生活、教育着自己的儿女、孝敬着自己的前辈。武强年画就是在这朴素的民俗哲理中成长起来,反过来它强烈地表现出深奥的民俗哲理和民俗美学。 ——武强年画博客

1709539052130538.jpg

年画、民俗、春节等与国人结下了解不开的情结,理不尽的乡愁,诉不尽的衷肠。传统年代不贴年画不过年的习俗,不知伴随多少代人把酒话桑麻,举杯庆团圆,对未来美好的期盼于是都浓缩进一幅幅精美的画面之中,成为年的记忆,化为历史的缩影,串联起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1709539053447999.jpg

“原产地生产性活态化市场经营型”传承保护实验,成为正定德宝轩书画艺苑的一大文化产业特色。 当代非遗传承发展领军人、中国艺术研究院苑利教授非常形象地形容非遗:“非遗不是秦砖汉瓦,但它是秦砖汉瓦的烧制技艺;非遗不是故宫长城,但它是故宫长城的建造工艺。”

1709539052158162.jpg

1709539053145195.jpg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同样,非遗不是中华文明, 但却可以通过民俗民信民间艺术这些古老传统的遗存溯源而上,寻根问祖,直指文明的发源。礼洪荒之序,规万象方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以人为本中国特色弥足珍贵的生命科学。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在《风俗论》中由衷赞叹中华民族,“他们完善了伦理学,伦理学是首要的科学”。——《风俗论》

世界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也讲到21 世纪的管理如果要找一种模式的话那就是自我管理,而自我管理的根源在东方,在中国。(——中国公开课)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恩比面对“如果再生为人,您愿意生在哪个国家?”饶有兴趣的提问,思索片刻,明确回答:“我愿意生在中国。”

汤恩比以历史学家的眼光给出的理由是:“中国今后对于全人类的未来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阐明这是他对世界不同文明体系做了详尽的比较和研究,把中国置于全球演变的多维空间来评估之后所获得的审慎结论。——《百年潮中国梦》

(二)中华传统礼规学

中华传统礼规学暨广义的中华大孝之道。是中华民族历代先哲远 取诸身、近取诸象悟道总结出的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学习把握运用自然规律造福社会泽被苍生,使中华民族屹立几千年不倒、历经劫难 而不夭、兼收并蓄人类其他文明成果获取永续发展智慧的结晶;是人 与自然相互沟通、化解诸矛盾祛病、彻底拔病根提高修养提升素质、和睦和平和谐相处,正本清源回归终极精神家园简易之道的自控程序,久经上下五千年历史烽烟的历炼,在世界文明中独树一帜自成体系,是人类文明中硕果仅存的唯一活态化文化成果。

从古到今,一切经史子集都是她精神的外延。 “礼者,天地之序也。”天人合一,有容乃大;和而不同,万象天成。

中华传统礼规学是古代与现代人类认识之精华相珠联,东方和西 方文化之美德相璧合的纽带;明了事物一体两面性、多面性阴阳五行 虚实表里生克制化乘侮规律,把握自身与自然立体动态平衡法则,将 民间的发愿疗法、场疗法(氛围教育)、巫术疗法、超拔、送神、念 号疗法以及现代的心理疗法、基因疗法等非药物疗法去粗取精剔伪存 真,有机地融为一炉,端正激发人的创造性价值,为家国天下的安宁、自己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朴素的天地祖先观念“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的现实主义彻 底唯物主义以中华文明为核心的东方文明思想,掀开了“君子以为文 则吉,百姓以为神则凶”生命真谛的神秘面纱。重新焕发出造福社会、自然、人生的慧光,成为人类文化多元相兼、相统一,彻底拔病根, 获取理想生存智慧的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美学文艺、人文学、养生学乃至当代哲学的通衢!

世界是物质组成的,更是由形形色色的生命世界构成的。“万物 皆有灵,万物皆有性,一切皆以时空条件为转移”。不同的精神,不同的物质在不同的时间、空间组异成同,产生新生命、新物质、新精 神、新风尚。

大家都知道飞船上天带回的种子就不再是原来的基因排列状态。 中华孝道就是民族传统美德与人生责任、义务的自觉承接与延续; 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的长效教育终身教育终身学习 全民学习大国信仰全民信仰机制;是和谐文化基因承传的不二法则; 是人生与时空立体坐标的确立;经过历史的延传,大道似水品格的塑造,早已超越了民族、国界、学术派别,是人类原文化信仰得以升华 与跃变的根砥。

 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敲锣打鼓 蹦蹦跳跳就能实现的!中国文化是实证型生存型经验与教训的结晶, 唯有以小马过河的精神积极传承,认真落实,才会有触及灵魂的收获! 由此才能真正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迄今为止最优秀的以人 为载体的最神圣的生命科学!

在其位谋其政,时代潮浩浩荡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每一个人、 每一个国家甚至每一个生命都别无选择的置身于大道洪流之中,避无可避! 唯有激流勇进浪遏飞舟弄潮,以身证道,向天地祖先汇报,方能成为对时代有所贡献、对后世有所启迪的有用之才!一言愤世,一人 定国。大道有情,化育万物。大道无情,任其生灭,淘汰万物不留情……

正应万类霜天竞自由,适者生存。 我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传统礼规学传承人,并非我有多高深的学问、炫人耳目的光环,而是由于我不懂规矩、不明规律就跟一个睁眼瞎似的,在人生路上懵懵懂懂跌跌撞撞处处碰壁,于痛不欲生中有幸 结缘中华传统礼规教育。不单单学会了“碰壁”拐弯,更明了了“诸 事不顺因不孝”的真实义;学会了反省与自律,明白了因自己的无知给对方给自身给社会带来深深创痛的根源而发自肺腑的忏悔;明了了人生的责任与承担;懂得了感恩与回馈;蓦然回首间,才发现这是我们古老的神州祖先、中华圣哲代代相承留给子孙认识把握这个奇妙的生命世界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相互转化道法自然的规律与程序;是刻画 生命真善美、相互尊重各美其美、家和万事兴成为活神仙和谐大美的传家宝;他们将天地祖先观念这一朴素的民本思想浸润在民风民俗民信中,产生出不可思议的普世价值;《老子》的重积德,“反者道之 动,弱者道之用,柔弱胜刚强”以及“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之理 等,体现了对人对生命的终极关怀;把握了生命旋回的规律;成为永 葆民族传统美德的 DNA 印记、产生滋养中华文明的摇篮……

礼失求诸野。 金刚线永不断。传承原来早在民众、社会、天地间,如涓涓溪流 润物无声民日用而不知般自然流淌;又如洪钟大吕令一个民族的发展 高山仰止荡气回肠,与时偕行中谱写出一曲曲不灭的孝篇。

(三)文明的传承

既然要复兴中华文明、传承民族美德,那么是什么因素产生了中华文明之果?催生了贯穿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

  人无礼无以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礼者,天地之序也。移风易俗,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万法归一并不是归到哪个宗教派别,而是皈依以人为本的教育! 任何组织没有一个不希望全体成员讲仁义讲道德的。咱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所以充满了生命力,就是因为她是做人、成仁的终身教育。不管长多大,都得好好做人;孔老夫子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多么深刻。

不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谁没有祖先呢!忘记祖先就是背叛!肯定会有很多矛盾冲突不断。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过去贴年画,是为了镇宅辟邪保平安,而且一年一换;现在贴年画,是记住先人的丰功伟绩,饮水思源,照镜子正衣冠,只有像他们一样去做,才能文明永昌。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程中的深厚内涵——中华传统礼规学,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的长效教育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大国信仰全民信仰机制。以民间艺术玉麟轩系列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为载体,承载了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赖以创生的全部智慧成果。雅俗共赏,融民间趋福纳祥绝学绝技中的和谐元素于一炉,师古而不泥古,掀开了“君子以为文,百姓以为神”生命真相神秘的面纱;打破了千百年来神道设教、个人崇拜迷信的外衣与封建礼规帮派门户界限的壁垒,使“请神容易送神难”的历史走向终结。

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他人利益最广大的芸芸众生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是提高修养提升素质具足正能量实现和谐社会彻底根除现代文明病、富贵病的苦口良药。记得儿时(上世纪七十年代),乡亲们都知道实现共产主义的两个条件:物质极大丰富,精神极大觉悟,知足常乐。

文化传承被民间形象的称为“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被誉为“不是政治的政治、惊心动魄到灵魂深处闹革命”,“人生精神高速路上的加油站。”只要有人有生命就离不开以人为本的教育,中华文明之果——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21世纪人类获取自身最终解放、实现高级生命向超高级生命跃变(共产主义、和谐社会、天府之国、天堂极乐、人间净土)、从有限走向无限发展的“实证型生存型神圣的人类命运转基因工程”的宝贵生命科学。

鸿蒙初开图腾肇,天人和谐架金桥;笔走刀刻苦心缵,中华礼规正人寰。

(四)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果——祠堂、祖龛

教堂林立、寺院遍地,不同的文化底蕴各有所长虽可资借鉴但并不能代表中华文明的兴盛。三千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已深刻地认识到“国之大事,惟祀与戎”。历史证明,民族千年优良传统是为人生社会、家国天下的健康运行保驾护航的。

天地祖先观念是中华民族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形成以及文化软实力增强的源泉;是中华文明赖以创生永续发展的DNA印记与摇篮。为什么中华民族的故土情结那么深沉!要出远门谋生了,前途生死未卜,很多人出发时都会自然地取一抔故乡的老土,千万里相守。

天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古人离不开,我们也离不开,后人以及世界其他各族人民更离不开。脚下这块生我养我的地方是祖祖辈辈世代相传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生死以守、魂牵梦萦的热土,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天地信仰就是我们今天“爱祖国、爱人民”爱国主义教育的发源。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天地是位序,对于国家来讲,人民的利益大如天;同样对于每一位公民来讲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他人利益高于一切!今天我们要实现和谐愿景,还需要加上自然这个因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暨最广大的芸芸众生利益永远高于一切!饮水思源,知恩感恩报恩,断恶缘,广结善缘,唯有如此才会化解诸矛盾,将人与自然天地万物之间不和谐的相互报复基因消弭于无形。

老祖宗坐中央,一家一祠堂。千里去烧香,不如在家敬爹娘,爹娘的爹娘就是祖先。是家国天下产生民族强大向心力、凝聚力、感召力和文化共同感的源泉。

《易经·乾·文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它为我们提供了迄今行之有效的各类模式经验,也向我们昭示了行将消逝的人类唯一的文化成果。”——《民俗春秋》

我们自诩龙的传人,龙,即可挟风云雷电翱翔于九天之上,亦可遁迹隐形潜藏于九渊之下。能上能下,能屈能伸,纵横驰骋,威武不屈。孔老夫子讲“祭在,祭如在”,“信而好古,述而不作”让民族千年传世之美德似春风化雨进入千家万户,使十三亿人都成为中华美德的载体而超凡入圣,使中国特色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祖龛:礼之重器;历史上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宗祖祠堂家庙祭祀功能的遗存。 给生者以慰藉,使往者得安宁。正本清源,落叶归根。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民族千年传统信仰更加巩固完善。

新时代已演变为以玉麟轩系列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为载体的“原产地生产性活态化”传承。成为新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果之一。敬仰的对象已由原来的单一男方先祖扩展到包含女方祖先在内更加宏观的天地祖先历代明君英烈信仰,纪念范围更广,教育意义也更加深远,使好家风、好家教的传承更加深刻!

过去祠堂就是收人的。但他有局限性,只收本家本族的;因环境特殊、庄严,氛围太过肃穆,民间有句专业用语“阴气”比较重,现实生活中男性属阳,女性属阴,所以不适合女性逗留,于是就有了女性不能随便进祠堂的常识。

宗谱留名,祠堂留号,入土为安祖坟有位成为一代代人的终极追求;由于传统社会后期对民族传统思想的神化、曲解,反而成为束缚人心的枷锁,才被作为四旧破掉。

以年画为载体的现代家祠,不仅祭祀敬仰自己家的老祖宗,还包括女方的祖先也敬仰;同时由一家一族延伸到整个民族,再由整个民族扩展到世界其他民族的祖先,格局还不够,还要由人类之祖扩展到天地万物芸芸众生的源起,直达万物的本源,这才是生命真正的源头!只有认识到这个层面,天地万物都看到了自己的真相。才始明白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是咋回事!

也只有我们的思维上升到这个高度,才会通达几千年前先人们认识到的天人合一、万物有灵、同气连理、唇亡齿寒的道理有多么深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勿以贪生而害生。世人皆讲营养,殊不知真正的最高级的营养是人的德行。有德则昌,失德则亡;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万法一德,德全不危。

“夫祠堂之设也,取收族之遗意也”。自周公制礼作乐到孔子删诗书定礼乐秉笔写春秋,以宗族祠堂家庙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家园建设开始在周天下全国范围内成建制的普及开来,上至天子王侯公卿士大夫,下至庶民百姓,无不把它看作比生命都重要的终极归宿!

纵观历史,在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传统观念中,从没有绝对的天堂地狱之说;只有祸与福、舍与得动态平衡关系的转换,谓之致中和。所以,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才有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绝处逢生之嬗变。

易,不易,变易,易变无始终!揭示了事物对立统一相互乘侮矛盾转化的深刻内涵——天地大道的运动消长制化规律。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上下五千年有史可查的中华文明发展史,再一次成为整个世界(二十一世纪)为之瞩目的焦点!

世界范围的汉语热、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建设、中华经典热、甚至联合国已通过决议将春节作为联合国假日的传统文化热以及过去三年疫情防控中展示出的东西方不同国情冰火两重天的命运结果,预示着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对世界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深入人心。

(五)中华文化其蓬勃发展之脉动何来?

中国文化不言天堂地狱、地狱身后之果报,而以一对祸与福、舍与得、求大同致中和关系的明辨,知伦明分,引万法归宗落叶归根,使中华儿女代代相承前仆后继,构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天人合一生命价值观和大国信仰、全民信仰机制。

  事有本末,物有终始。天地祖先观念源自礼之三本,即: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是中华民族根深固砥的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形成文化软实力增强的智慧之源;是中华文明赖以创生永续发展的DNA印记与摇篮。

民族的精神家园——家祠•生命的终极依归。祠堂、祖龛是中华民族祭祀先祖、超拔先人安慰往者寄托情感体现生命终极关怀化解诸矛盾形而上的精神家园;是中国特色文化元素最强烈的符号象征。

敬一人而天下人悦,何乐而不为。君子居善地。一饮一啄,我们把先祖安放到哪,也就意味着百年后我们的归宿就在哪!

孝:是位序,伦常大道。老居尊位,子居卑位;承上启下,惩前毖后,薪火永传;是自觉承担履行人生不同领域的责任与义务。面对长辈,我们就是晚辈;面对儿女子侄,又变成了长辈;走出家门,进入社会,大家又都是共和国的子民,就需承担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作为公民,爱国当以守法。这一切又都是“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具体体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证型生存型经验与教训的结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饮水思源,报本答恩;落叶归根,万法归宗;追根溯源,回归本源;阴阳平衡,天地安泰。

给生者以慰藉,使往者得安宁;守护人之所以为人的底线;是通往人类(生命)终极回归理想家园的桥。是治病求于本、化解诸矛盾专门拔病根的人类文明永续和谐发展的转基因工程。各归本位,本立而道生;是幸福安康、和谐吉祥生活的保障。 

《礼记•王制》载:“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生命有来就有去。气行则血行,气停则血凝;生命五行为充,五谷为养;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入土为安,葬之以礼;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精神不灭,祠堂受飨,祭之以礼,孝子之事亲终矣。

移风易俗,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最高的祭礼莫过于敬天而祭祖了。因敬祖祭祖,使得一个民族相濡以沫,历朝代更迭,历史变迁,不仅没在思想文化上产生大的割裂还不断得到充实完善与发扬。这也证明中华文明的生命力是非常坚韧的。

礼者,履也。天地之序也。发之于内形诸于外,敬而已矣。凡为天下国家者有九经,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六)中华传统礼规学概述

中华传统礼规学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尊重自然、认识自然、学习把握、运用自然规律,在造福社会、建设美好家园,憧憬理想未来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历尽历史沧桑巨变的洗炼、刀兵酷劫的残毁,依旧永续和谐发展、绵延至今的动力源泉和生存智慧。

她以民间艺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玉麟轩系列中国武强民间传统木版年画为载体,“成教化,助人伦 ”,将远古的图腾信仰、祖先崇拜、圣人之道融为一体,以上善若水的生活禅植根于民众生活、工作、民族信仰价值取向、行为规范、民风民俗等传统之中,影响和规范着一个民族的心理,引无数优秀中华儿女舍生取义、代代相继、亘古未绝!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追求健康幸福生活、塑造吉祥平安和乐生存环境、展示壮丽人生、庄严人性尊严的准则。

文化传承就好比电源的开关,入党的宣誓,道家儒家的拜师,佛家的灌顶剃度等,是沟通虚空超能的关键,获取无穷发展智慧与动力的源泉!是历代先哲圣王在带领人民大众求生存谋发展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悟道总结、摸索出的实证型生存型经验与教训的结晶;创造出护佑中华民族历尽刀兵酷劫残毁、历史风雨沧桑巨变的洗炼,依旧永续和谐发展、岿然屹立世界东方的奇观。

文通纹,象征着一个事物或一个生命划过历史的苍穹留下的一个深深印痕。时间越久,这道刻痕,对后世的影响越刻骨铭心,可以说超越时空历久弥新,乃至成为后世争相效仿、顶礼膜拜产生强大向心力、凝聚力、感召力以及自豪感、归属感和强烈文化共同感的神圣象征!所以,文化文化,文而化之,化而文之,乃至天人合一,文物化成。

时代在前进,一个没有整体精神归宿的民族是非常危险的,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立迫在眉睫。文革的使命就是破四旧;文明的复兴就是移风易俗,树新风。老传统新民俗,随着文明复兴的脚步已在民间悄然兴起。

自古文以载道,以艺演道,以孝传道,礼规成道。独特的文化视角,让灵魂与血脉、天地万象,有无阴阳、虚实动静,微观宏观、精神与物质等有机的融为一体,演绎仁的伟大,奏出人伦的交响,绽放生命的华彩,谱写出跌宕恢弘的史诗。

昔者,包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一画开天,辨析阴阳;八卦剖混,文明以昌。卦象既为方位,也代表事物发生发展的超前信息,故易经多用于预测,是中华民族创立的人类文明硕果仅存的有着近万年历史依然还在使用的古老科学成果之一。

 中华文化以道为统(体),以德为用;道生之,徳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文脉、文象、文理,民族共同的道德观,拉近了古今文化的距离;万象天成、天人合一的思想,将祖先来自远古的期盼与我们现实人生的理想融为一体,深明“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舍小我得大我,舍大我得无我,无我步步尽永恒的“三士”原理;大河有水小河淌,国富民自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之理。

文明古国,礼义之邦的博大胸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品格;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处事原则,使得民族更具包容。感来佛法东移水还巢;马列主义与时俱进本土化,成就了中国特色;五湖四海皆兄弟,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基督伊斯兰等与本土道文化、儒、医、武及民间俗信诸子百家相互交融中,落户神州,而这一切恰恰是外来文化自身发展最欠缺的文化基因的补充!

君不见中东地区、俄乌战争之所以打得乌烟瘴气,不都是一叶障目极端自私造成的果。

伏尔泰等西方圣哲的远见卓识“他们完善了伦理学,伦理学是人类首要的科学”。民族的优良传统不同于宗教,束缚麻醉人的身心。它无门、无派、无分别,自然而然,成为以人为本的中华传统礼规——和文化教育暨孝道传承,道法自然,是做人本分的教育。一枝独秀,自成体系,是人类文明成圣成贤、做上帝成真神的根基;是一切先进文化正本清源、破迷开悟,远离个人崇拜、根除邪教土壤的法则,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国家、种族、团体如何协调处理各种人际、团体复杂关系,化解诸矛盾的不二法则。






释庆学

郑宏耀

返回列表